新湖南客户端7月8日讯(通讯员 梁丽莎)近日,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组建了以“数智守护·文化新生”为主题的专项研究团队,对浏阳市23个乡镇、6个街道的100余处古建筑文物开展实地调研,以专业技术赋能古建保护,以科技语言参与文化传承,探索文物保护的数智化新路径。
对浏阳文庙进行数字重构
团队聚焦浏阳辖区内的历史宅第、宗祠庙宇及古桥古渡三大类古建文物,纵贯百里山川,按北区、东区、南区三条线路,通过实地踏勘与影像记录,调研了138处不可移动建筑文物,全面客观地记录了古建筑现存形貌、构造细节及残损现状。
构建醴浏铁路桥数字孪生模型
其中,团队依托建筑信息建模(BIM)、三维实景重构与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数字技术,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浏阳文庙进行了高精度数字测绘与结构建模,使历史瑰宝在全新的数字维度中永续传承;结合物理引擎技术,构建了浏阳河醴浏铁路桥的数字孪生模型,模拟了火车与桥梁之间的相互作用,生动重现了这座桥梁在历史岁月中经历的每一次车轮滚动与重载颤动,使这座历史工程遗产得以在数字世界中复生。
上一篇:数智守护 文化新生 浏阳全域不可移动建筑文物调研系列活动(一)
下一篇:长沙学院:数字重构浏阳百余处古建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