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经理、总建筑师周湘华研究员一行应邀来访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围绕“历史建筑保护与工业遗址再利用的实践与探索”开展了专题学术交流。长沙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阳王东,土木工程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及30余名青年教师出席此次活动,活动由学院院长匡希龙教授主持。
学术交流现场
报告中,周湘华研究员从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双重维度,系统阐述了历史建筑与工业遗产保护的核心逻辑。他指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本质是在“守真”与“活化”间建立动态平衡:一方面需严格保留建筑的本体材料、结构特征与历史信息,延续其时空印记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应通过科学的运营策划与适应性功能再生,破解保护项目面临的资金与可持续性瓶颈。随后,他重点介绍了湖南省建科院在历史建筑修复领域的系列技术成果,包括历史建筑病害诊断与修复治理平台、基于无人机三维重构的数字化采集系统、融合深度学习的虚拟现实修复展示技术,以及“工程医院云上医生”智能知识库系统,旨在构建覆盖评估、修复、展示与运维全链条的系统解决方案。
在交流环节,学院教师就历史建筑修复的技术难点与产学研协同机制等问题,与周湘华团队进行了深入探讨。周湘华研究员结合其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对相关问题作出了专业细致的解答,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经充分沟通,双方在“文化+科技”交叉领域达成产学研合作共识,未来将在技术研发、项目合作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本次活动有效拓宽了学院教师在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领域的研究视野,对提升学院在“文化+科技”交叉融合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一篇:本科教育教学巡礼 | 土木工程学院:厚“土”筑基,立“木”树人
下一篇:校企强对接 校院联动精准护航毕业生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