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专业建设 >> 正文

土木工程专业“十三五”综合试点改革

发布者:黄福君 [发表时间]:2019-05-14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于20168月立项为“十三五”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长沙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未来的改革思路将定格为:贯彻国家《规划纲要》,拓宽国际视野,以土木工程专业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为导向,突出创新创业需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互联网+为手段,以土木工程专业认证为着力点,以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指标体系和“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计划”为标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两体一网”助推“十三五”土木工程专业综合试点改革,切实培养土木建设行业“懂设计、会施工、能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两体”是指学校和企业始终为两个主体。校企合作双赢,协同培养模式创新,在应用型专业发展、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优秀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学生高质量就业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互利双赢,真正改变企业处于“被合作”的局面。

“一网”是指互联网+。在互联网时代,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应该以“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目标。增加网络教学学时,探索不同类型课程的传统教学、网络教学及实践教学这三种教学活动的学时分配最佳比例。针对实践环节,以“全面开展基于网络的学习反思和分享,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尤其是校外学习活动的跟踪指导”为目的。借助MOOC+SPOC开放在线课程的特点,大力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为实现专业实验课程的开放与共享提供新的途径。

1.改革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总目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对接土木行业发展需要;通过“土木工程专业认证”任务驱动,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强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得到改善,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协同育人模式不断创新,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从而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长沙学院的地方优势,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及特色教材建设、课内课外及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校企协同共建实验实训平台、三位一体教学管理制度优化、专业认证等七个主要方面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综合改革,实现“师资队伍工程化、课程体系模块化、实训内容任务化、学习过程自主化、工程案例一体化、教学方法多元化、考核评定自动化、合作服务系列化”。从而实现以下重点目标:

2.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重点,打造校企融合的教学团队

1)一方面,健全中青年教师的考证培训机制和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使本专业具有国家各类注册工程师资格或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教师比例达80%以上。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加强对接产业行业需求的课程进修,提升教学能力。

2)以“长沙学院“十三五”百名教师国外访学计划”为契机,选派1-2名博士出国进一步深造,增加跟踪国际前沿学科专业发展的研究能力,以此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建设,发挥其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方向引领作用。

3.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1)结合专业特点,围绕典型的施工方法,把课堂与现场结合起来,营造一种真实或仿真的现场施工的教学氛围,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坚持“教、学、做”三合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工程兴趣,在做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采用任务驱动型、项目导向型、工学结合型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实现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项目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化,形成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形成MOOCSPOC开放式的在线教学环境,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的课外,有效地聚集各种教学资源与教学成果,实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

4)充分利用业已建成的BIM技术平台,打造土木工程专业仿真实训中心,完全对学生开放,以“游戏体验式”为主要学习形式,强化工程职业能力的培训。

5)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参与技能大赛,在实践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搭建集“产、学、研”一体化的多功能型校企合作平台

1着眼实践教学,又服务企业需求,将土木专业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成为开放式的、既服务教学又服务企业技术开发,企业员工转岗培训和技术升级、职业资格与技能等级认证的共享型平台,满足土木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和技术攻关的需要。

2)在现有的2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探索,有针对性地新增23个校外“多功能”的实习基地建设,满足学生顶岗实习要求及老师培训需要,并适时地开展技术攻关,为企业排忧解难。

3)探索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建设,构建“空间互换、师资互动、产学交互”三层面,“双纲、双课、双师、双证”四机制的合作模式,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5. 探索构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1)修订完善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对学生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纳入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邀请知名机构专家来校开展师资培训,支持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考取“创业指导师”等证书,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增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性师资力量。

3)定期举办创业论坛。邀请社会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校友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以及有关方面专家来校,采取组织报告会、讲座、座谈会、模拟创业活动、创业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拓宽学生的创业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

4)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实行弹性学期制,凡创办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学生,可按有关规定休学创业,在规定时间内,可重返学校完成学业。

6.完善“责任监控评估”三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

1)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实行“学校、系部、教研室”三级责任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2)完成教学运行所需软、硬件支持条件的建设。包括学习、支撑环境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发展支持条件建设,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制度建设等。

3)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跟踪及评估制度。包括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校内学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毕业后在单位的发展能力等全过程学习跟踪与评估制度,学籍与学分管理制度。

4)依据学校推行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土木工程专业结合专业特点,改革考试方法。2个方向遴选6门专业核心课程,将积极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对接,实行企业化程序管理模式。利用实习环节,部分选修课程将安排在企业集中上课,获得响应的学分。

6)鼓励学生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加校外素质拓展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学分。